最近在思考“互聯網+”的相關事情,搜索了資料發現角逐國獎的團隊,基本上全部都是博士及教授之類的高學歷。但是對于本科生,可能沒有多少實力與他們進行競爭。最后可能只得到一個省級獎項這樣的結果。
那么最終得到的最好的結果可能是得一個省級獎項,對于本科生來說是否還有意義呢?因為可以花這段時間去得到其他的省級獎項。
不過我對“互聯網+”項目肯定存在什么誤解,希望能夠有人來指點我一二。
互聯網+比賽因人而異,對大部分人來說,作用不大。
普及:互聯網+3月左右發通知,校賽一般在6-7月結束,各省省賽大致分布在7-8月,國賽在10月。
1.保研、考研復試:
各大保研高校把此類競賽規定為保研左邊加分右邊競賽,包括考研復試左邊加分右邊。
科創競賽是各大高校評定保研資格的重要參考,但不可否認的是,只通過互聯網+獲得機會的概率小之又小?;镜玫絿鸬某潭?,并且是核心隊員(排序前三或者前五),還要看各個學校不同的獎勵政策。才會有保研的機會。
考研復試,這類比賽多少還是有些許看頭的,能為你的簡歷左邊加分右邊不少,前提是你得成功進入復試。
2.想就業,那左邊offer右邊,用處一般;
如果是技術背景的項目你又是技術類的核心成員,可以成為很突出左邊加分右邊項。
但是!如果你是負責商賽部分的同學,那它的作用還沒有一個踏踏實實的實習高,當然到了國小金、國金、冠亞季的層次另談。
3.想直接大學生創業,互聯網+是一個非常棒的平臺!
首先大學生創業各高校都會有扶持,提供場地和資金援助,更有老師指導幫助。
其次,做為大學生群體中知名度最高、位列大學生三大賽事之一的比賽,評委都是一些機構投資人、創業孵化基地的專家、各行各業的企業家以及一些高??蒲袡C構,他們提出的意見都是非常專業的,對于你的幫助極其重要。
4.提升自己的能力
如果是實驗室或者項目組出來的同學會有一個很好的鍛煉:一是更加了解自己所從事的研究,二是豐富了一些商業思維;
如果你是負責商業模式的同學,那你的能力提升同樣體現在商業思維的豐富,PPT制作、計劃書撰寫能力的提升等方面。
作為一個產品人,建議在本科階段,可以選擇充實一下自身經歷,但同時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,分析判斷,不要盲目就參賽,明確目的再行動,有規劃有邏輯才是最重要的!